4月24日-25日,由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参会代表合影
本次大会以“扛起‘两深’增储上产责任使命,向更深、更好、更快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海洋深水深层、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海洋深水深层、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复杂构造弱信号高精度地震成像、高温高压地层测井、深层页岩油气开发等前沿技术,为我国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大会开幕式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兼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阎洪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杨立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总经理郭洪金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高德利、彭平安、金之钧、肖文交,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李宁,以及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石油、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8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俊军主持。
李俊军主持大会
李俊军指出,能源安全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油气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当前,世界处于动荡变革期,全球油气行业转型在即。我国油气企业高效实施“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七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上游投入,积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国内油气自给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层超深层、深水深层油气产量占比逐年提升,相关产业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中国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交流会作为中国石油学会打造的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平台,深度聚焦“两深”油气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该领域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前沿,以及最新成果开展交流研讨,将有助于增强“两深”科技战略力量发展动力,拓展“两深”领域油气增储上产发展空间,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焦方正致辞
焦方正指出,2024年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稳油增气”发展形势进一步巩固,深层、深水、非常规等油气新领域勘探开发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在油气新领域寻找规模接替储量已成为当前油气行业重大聚焦区:理论认识方面,全油气系统、深层超深层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成藏机理、构造分异控制油气富集等理论认识指导四川、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取得重大发现。勘探开发方面,塔里木盆地建成我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四川盆地持续稳产上产、深层页岩气发展前景巨大,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岩气成为天然气增产新亮点;海洋深水深层领域,在珠江口复合陆缘盆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当量,琼东南盆地探获超深水超浅层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工程技术装备方面,物探技术加速升级迭代,超深层高温高压测井装备和解释评价技术不断进步,多项钻完井技术装备发展迅猛。为应对“一深带万难”挑战,要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系统开展基础研究、创新发展理论、加快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加强产业融合应用,努力开辟深层超深层油气重大战略接替新领域。
阎洪涛致辞
阎洪涛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中国海油“十四五”期间共发现25个大中型油气田,攻克多项关键难题,业绩成果显著。公司践行绿色安全高效理念,创新二氧化碳捕集回注技术,推动亳州26-6油田一期投产,助力海上深层潜山油气开发与渤海CCUS基地建设迈向新阶段。低渗油气层注气混相驱技术投用文昌9-7油田、海上压裂技术提升及“增产一号”测试平台建设,推动海洋油气开发进入深层超深层时代。中国海油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秉持开放创新精神、深化合作交流、推动技术进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杨立强致辞
杨立强表示,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油气行业的重大使命。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向深层、超深层迈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是提升油气供给能力的需要,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选择。近年来,中国石油依托国家和自立重大科技专项,聚力攻关深地勘探开发技术,基本实现了顶级软件、尖端工具、核心助剂、高端装备的系列化和自主化,支撑了塔科1井顺利完钻,并成功在万米深层取得重大油气发现。他同时指出,重大工程引领重大变革,万米深地科探预探工程的成功实施,将勘探开发推进到万米时代,坚定了我们向“两深”进军的信心,增强了我们以技术革命推进能源革命的底气。
郭洪金致辞
郭洪金表示,近年来中国石化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积极推动理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率先实施深地工程,完善深层超深层复杂油气层勘探开发的理论、技术及装备体系,实现了钻完井等工程技术装备的快速迭代升级。目前已建成顺北油气田等三大工程基地,为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贡献了力量,推动了理论创新突破和技术装备自主可控,为行业培养了高素质专业人才。中国石化将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职责,依托新型油气勘探开发和深地科技重大专项,攻关关键工程理论技术与装备,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深度融合,开辟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彭平安、肖文交,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李宁,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有限公司总地质师徐长贵,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位云生等17位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拥有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院士、专家通过分享主旨报告,为与会者带来了前沿的技术分享和深刻的行业洞察。
大会隆重举行了2025年中国石油学会会士授予仪式。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为徐长贵、周立宏、张少华、郭彤楼、田立新、刘清友、郭建春、徐凤银、冯耀荣、刘书杰、戴彩丽、宋考平、孙宝江等新增会士代表颁发证书并表示祝贺。目前,中国石油学会会士人数已达72位,其中两院院士42位,覆盖石油石化行业各主要专业。中国石油学会将充分发挥会士“高端智囊”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建言献策、决策咨询、科技服务等工作,为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学会力量。
2025年中国石油学会会士授予仪式
会中还盛大举办了《深地能源科技》首刊发布仪式。大会现场播放了创刊视频,生动展现了深地能源科技从构想到落地的历程。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钱兴坤,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工委书记王清华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期刊创刊的祝贺与期许。随后,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等多位业内领导专家登台,共同启动了《深地能源科技》首刊发布仪式。最后,贾承造院士在寄语中强调了期刊在推动深地能源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意义。发布仪式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深地能源科技》正式诞生,更为我国深地能源科技领域学术交流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征程。
《深地能源科技》首刊发布仪式
大会设置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技术”“深层、超深层油气开发技术”与“深层、超深层油气工程技术”分论坛,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能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65位知名专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分享最新成果,积极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言献策。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优秀论文展示和新技术与成果展,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了我国“两深”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及装备成果,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优秀论文展示和技术与成果展